热点资讯
发布日期:2012-08-22
死亡的红树林 海口晚报记者 光明 摄
养虾排污口 海口晚报记者 光明 摄
美丽的红树林 海口晚报记者 光明 摄
3个红树林群落出现死亡和倒伏
走近被誉为“留在陆地上的碧浪”的海南省东寨港红树林,只见成千上万颗红树郁郁葱葱,充满了生机。许多红树林树根被水淹没,只剩树冠露在水面上,形成了壮观的“海上森林”。鸟儿时而站在红树林的枝头上悠闲地玩耍,时而飞翔在红树林上空或贴近水面戏水。
然而,在这些美丽的画面之中,已有3个红树林群落开始出现死亡和倒伏。在红树林深处,那些已经枯死的树干和裸露在泥土外的树根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虫孔,看上去黑压压的一片。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岸线总长84公里,港湾滩涂水域宽阔,面积50065亩,加上列入国际重要湿地面积30935亩,共有保护面积81000亩。相比较这么大的保护区,这3个红树林群落总共25亩,面积并不是很大,但这一现象早就引起我们的注意。”郭建介绍,这种致命的小虫叫团水虱,并不是一种外来物种,多少年前就在保护区内存在。只不过以前保护区内及周边没有大量的养殖业,这种小虫没这么多。
坐上保护区内的小船,记者观看了保护区内受团水虱侵害出现死亡的红树林群落。这三个群落一个在保护区内的长宁头村村口,这里有一户养鸭户,占据了岸边养殖了大约5000只鸭。离这里不远大约10亩左右的红树林群落出现了死亡和倒伏现象。而与这里相隔远一点的红树林群落,红树长势很好。
另一处红树林群落出现了死亡和倒伏现象的,在山尾小学不远处的水面上,这里的几亩红树枯干的树枝象是冬天落叶的杨树,相比较周边的绿意盎然,让人触目惊心。据了解,离这里不远,就是保护区外的千亩虾塘,污水都直排到这里。而在调圮村对面的水面,也有几亩红树枯死,同时出现倒伏。据了解,离此不远,也有大量虾塘。
“保护区上游的养猪基地也有一定污染,但目前并没有发现其直接导致红树林死亡。”郭建介绍,虾塘在保护区外,总共有万亩左右。目前这里有咸水鸭养殖场39个,它们都在保护区内,必须在年内清除掉。
伴随养殖业出现的团水虱
一直从事红树林保护研究的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黄勃教授认为,这里的红树林死亡,和团水虱有关。据介绍,团水虱是一种钻孔生物,靠滤食悬浮在水中的浮游生物、藻类和细菌为生。目前,穴居在红树林中的团水虱就是通过不断滤食围绕在红树周围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藻类和细菌进行大量繁殖,然后钻空红树林的树根、树茎造成红树大面积死亡。
郭建认为,高密度的团水虱出现侵害红树林,其实是在2007年后,保护区内大量养咸水鸭和保护区周边出现养虾造成的。养殖业排污未经处理,直接排入保护区,林内养鸭取食使滩面泥土松动后潮水冲刷,间接破坏生态平衡,以及过度捕捞直接影响生态平衡。
据了解,这些年来周边群众开始转变思维模式,强调科学种养,以保护促发展。但问题仍然客观存在,直接的表现就是过度捕捞、滩涂养殖、红树林养鸭以及政府工程建设。
计划恢复红树林两千亩
红树林可以防风消浪,促淤固岸,同时为大量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和鸟类提供栖息场所以及食物来源。作为重要的特殊的景观资源,红树林在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无论从其生态价值还是经济价值来说,保护海口的红树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必须控制捕捞、规范捕捞网具。”郭建认为,水虱对红树林的危害有癌症之称,而螃三亚户外论坛蟹等多种海洋动物是团水虱害虫的天敌。过度捕捞,直接影响海洋动物的生长、繁殖,使红树林分布区海洋动物不能得以可持续发展,团水虱等害虫大量繁殖,目前全省大面积红树林生长处于亚健康状态。近海红树林分布区有大量的海洋动物,一方面可为人们提供美味佳肴;另一方面捕捞业解决大部分沿海居民的就业。但过渡捕捞使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生态系统进入恶性循环。适度控制捕捞、规范捕捞网具,为子孙后代留下必要的生物资源已到关键时期。
而另一方面,他们也十分重视东寨港退化红树林的恢复工作。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去年在星辉村前的滩涂地上人工造林约200亩。滩涂地上种植红树林可以保护东寨港湾内红树林退化地带的海岸线不受海浪的侵蚀,促进造林地退化红树林的天然繁殖和更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据了解,今后几年他们计划恢复退化红树林近2000亩。而东寨港红树林地区不久后也将出现大型生态旅游项目,开发企业也将投入巨资,来支持东寨港红树林的保护。(记者光明)
文章出自:http://www.syziyouren.com